今年以来,黔东南州医保局全面推进定点医药机构“网格化”管理建设,搭建“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中”的医保服务网络,引导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提高定点医药机构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切实管好用好群众“看病钱”“救命钱”。
科学配置网格,构建立体式管理体系,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原则,结合行政区域,综合地理位置、面积大小、管理对象数量、监管任务量等因素,以各级医保经办机构建立一级网格17个,负责二级网格基础信息台帐建立、日常监督、宣传教育、问题上报、执法检查等工作。以定点医药机构建立二级网格4994个,负责本单位日常巡查、信息报告、宣传教育、协助执法等工作,落实网格内自我管理主体责任。同时,建立分片联系包保责任制,划分4个片区由局领导带队负责联系包保,帮助指导片区医保部门建立完善网格化管理相关制度机制,推动基金安全属地监管责任、定点医药机构主体责任互融共促、走深走实。
注重培训赋能,提升网格化履职能力,州、县医保部门建立与网格工作职责相适应的网格员队伍教育培训制度,把网格员培训融入年度培训计划,重点开展《社会保险法》《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综合运用专题解读、案例分析、交流研讨等方式,进行集中培训和现场教学,全面提升网格员日常管理、信息报告等综合业务能力。今年以来,共计开展网格员培训24场次,培训人员达1500多人次。
发挥“三员”作用,提高精细化服务效能,在定点医药机构“网格化”管理基础上,建立健全机关事业单位医保联络员、定点医药机构医保基金守卫员和社会监督员“三员”机制,提高参保人员医保政策知晓率,强化定点医药机构行业自我规范和自我约束,推动管理关口前移、重心下沉、无缝衔接,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促进定点医药机构更好地提供精准化、精细化医保服务。同时,把网格化管理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和日常管理考核指标,推动网格化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定点医药机构网格化管理工作形成常态化、长效化。
通过科学的网格配置、密集的培训赋能和精细的监管服务,使“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扎实推进,从而全面提升了医保精细化管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