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黔东南州医疗保障局!
全省医保服务热线:1239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个人中心 | 无障碍 | 关怀版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保动态

麻江县人民医院九举措“软硬兼修”赋能DIP支付方式改革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自全国掀起医保DIP支付方式改革以来,麻江县人民医院在增强医疗服务透明度、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提升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更大医疗需求上做文章,以“九转功成”之势推进医院DIP支付方式改革工作全覆盖,努力构建“医院、医保、患者”三方共赢新格局。

一是统一思想,建立完善改革机制。为保障支付方式改革顺利实施,医院成立了以党委书记、院长任双组长,分管副院长任副组长,各相关科室主任为成员的DIP改革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医院党委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院长总揽改革工作全局,医疗副院长为院内DIP支付方式改革主要负责人,共同推进DIP付费改革的总体研究和协调推进工作,分析和处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推动改革项目落地执行。

二是分层培训,强化改革内涵理解。院长及业务副院长数次组织医院领导班子成员和职能部门负责人、临床科室主任参加DIP支付方式改革州级培训班和县级培训班,主要职能部门负责人前往北京朝阳医院、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对接学习,移植改革经验,确保相关科室负责人掌握DIP支付方式改革的内涵和意义,为推进DIP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奠定思想基础。同时,医院以科室办公会和下沉培训等形式,及时通报医保运营数据情况,做好医保运营数据沟通及医保结算清单问题反馈。同时,医院还通过医保支付率、总量指数、中高病例数占比、指单偏离度、药耗偏离度等指标的考核,促进医院从粗放式规模扩张转向精细化提质增效方向发展。

三是疾病诊疗,精益优化服务流程。医院及时转变诊疗服务模式,整合医疗资源,以疾病诊疗为中心,建立卒中中心、创伤中心、结直肠中心、日间手术中心等,实行“一门关”医疗服务模式,提高诊疗效率,便于患者来院后顺畅诊疗,降低医保患者住院费用负担。

四是病种路径,规范临床诊疗行为。在医院现有临床路径的基础上,推进学科前十病种进入路径化模式诊疗,形成医生和诊疗组合理检查、用药和用耗的统一,通过调整病种内在费用结构,降低医院医疗成本,保证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

五是慢病管理,拓展家庭服务半径。推行慢病持续管理,建立糖尿病延续护理群、消化道疾病随访群、结石患者术后延续护理群等。通过门诊“一对一”教育、开办健康课堂(定期邀请患者来院参加集中宣教活动)及电话、微信随访等综合措施,规范医院患者随访,降低感染发生率,减轻患者因疾病产生的次生负担。

六是信息化助力,保障数据运行通畅。通过对接医保结算清单端口、更换HIS系统和病案系统业务编码、翻新病案系统,搭载首页质控软件,全面审查每一份出院病史首页的完整性。医院及时搭建DIP付费分组运行平台,将住院患者纳入分组管理,实现了管理数据的可视化呈现,医院也可根据数据指标,及时引导学科对病种结构进行调整,优化费用结构。

七是顺畅转诊,降低救护车离院率。通过畅通下转通道、逆向转运专家、定期分析考核“三部曲”,最大程度地将院内需要等级手术的患者留在院内诊疗,降低本院救护车离院率。同时,打通上下转诊通道,由双向转诊办公室负责病人的转诊、对接等,并通过考核分级诊疗系统,将慢病稳定期配药患者下转至乡镇和社区诊疗。

八是多方配合,保障医保基金安全。医院及时建立涵盖药品、耗材、诊疗行为监管的相关医保管理制度,落实上级监管要求,为医院医保监督检查提供有力管理依据。完善医师、服务设施、诊疗项目、一次性医用材料、药品等在库建设工作,有效规范国家平台上传信息。积极推进各科室间的合作,让医保、医务、护理、病案、财务、信息等部门共同形成专项工作组,实行联合督查,加大对医院不合理使用医保基金行为的监管力度。建立医保执业医师档案,鼓励执业医师加强自律规范,增强医保服务的诚信和规范意识。加强院内宣传,开展线上线下警示教育,防止欺诈骗保行为的发生,维护基金安全。

九是激励机制,促进诊疗技术提升。通过构建、科室、医疗组、主诊医师四级绩效分配制度,在发挥团队协作的前提下,充分调动主诊医师个体积极性,减少绩效分配不公引发的矛盾叠加。对科室主任和护士长增加管理绩效,由医院根据科室考核结果统筹发放。科主任与护士长不参与科室内部的绩效二分配。对科室主任和护士长的管理绩效的标准参考科室绩效水平,通过与综合目标管理相结合,与科室KPI月度考核关联,规避绩效分配中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焦点和难点,激励科室工作开展,深化转型,保障医院管理有效性。

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