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黔东南州医疗保障局!
全省医保服务热线:1239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个人中心 | 无障碍 | 关怀版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保动态

第五批国家药品集采:61种常用药平均降价56%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备受关注的第五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于6月23日在上海产生拟中选结果。61种拟采购药品采购成功,拟中选药品平均降价56%。按集采前价格计算,涉及公立医疗机构采购金额550亿元,创下历次集采新高。

品种数量、采购金额创新高,平均降价56%

本次集采品种覆盖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抗过敏、抗感染、消化道疾病等常见病、慢性病用药,以及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重大疾病用药。共有61种药品采购成功,数量、采购金额均创下历次集采新高。

由于拟中选产品多是临床用量较大的药品,市场销售额多在10亿元以上,平均降价56%,让这些常用药惠及更多的患者,减轻用药负担的力度更大。比如,抗肿瘤药物紫杉醇注射剂,公开数据显示其在2019年国内公立医院销售超75亿元。

很多产品竞争激烈,降价90%以上的不少见,尤其是在开标前一天,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头孢唑林钠、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多西他赛注射液、注射用兰索拉唑6个第五批国采品种通过一致性评价,获得了投标的资格,改写了竞争格局。一些产品竞争厂家多达十几、二十多家。

最终,高血压药物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现场报价低至每片8分钱。在多西他赛注射液的竞标中,有6家国产企业中标,降幅均超过90%。

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研究室副研究员蒋昌松说,由于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数量越来越多,进入集采目录的药品相应增多。注射剂过评的数量也在增多,所以此次注射剂产品较多,企业参与集采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这也让更多患者从中受益。

大量国产仿制药替代原研药已成定局

在本次集采中,共计201家企业的355个产品参与投标,148家企业的251个产品获得拟中选资格。其中,10家外资企业的11个产品中选,138家国内企业的240个产品中选。外资中选企业数为历次集采最高。

与以往集采类似,外资企业越来越多的参与集采,不少产品降价幅度都低于最高限价30%、50%。11个产品拟中选,凸显了外资企业积极抢占市场的决心,以及积极参与集采的态度。

业界推测,多次集采后,越来越多国产仿制药在临床上替代了原研药,让外资企业感受到了竞争压力。另外,与口服制剂不同的是,注射剂在临床使用的比例更大,即使留有20%—30%的“出气孔”仍难以凭借品牌效应占有市场。

此前,国家医保局公布了一项长达两年的中选仿制药的真实世界研究数据,11万病例数据显示,14个中选的仿制药与原研药在临床效果上没有显著差异。质量过硬的国产仿制药的紧追不舍,让市场青睐多年的外资原研药更加步步为营。

“在很多发达国家,处方药中仿制药的比例都很大,比如美国仿制药占了90%以上,日本超过75%。仿制药替代原研药是大势所趋,也是行业发展规律,将有助于改变我国制药企业小、散、乱等恶性竞争的局面,促进医药行业良性健康发展。”蒋昌松说。

注射剂占一半,未来将覆盖更多种类药品

从采购药品剂型看,与前四次集采不同的是,此次集采中,注射剂的数量占品种总数的一半、涉及金额约占70%,成为主力剂型。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的意见》要求 “推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在药品范围方面还提出“逐步覆盖国内上市的临床必需、质量可靠的各类药品,做到应采尽采”。这意味着,未来生物药、中成药等药品品种如果符合集采规则,也可能启动集采。在一些地方,已探索开展了胰岛素等生物药的专项集采,为国家组织集采积累了经验。

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已开展5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覆盖218个品种,涉及市场容量达2200亿元。占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化学药品采购金额的比例超过30%。

随着集采覆盖的药品数量、种类增多,相关规则、保障措施也越来越完善。记者了解到,本次集采进一步微调完善规则:一是更加注重中选产品供应保障,进一步明确企业保障供应的责任,并引入确定备选企业的条款;二是将企业的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情况纳入集采中选条款,对诚信经营、履约记录良好的企业予以支持,对失信违规、履约记录差的企业予以约束。

此前,国家医保局已组织开展了中选仿制药的临床疗效研究,实施了企业的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同时,卫健、药监部门等保障中选药品临床使用、供应的“三医联动”措施的实施,让集采制度在质量、价格、供应、信用等方面的规定逐渐完善和平衡。

今后,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范围将持续扩大,以临床用药需求为导向,确保药品质量及供应,提高群众受益面和获得感。


网站导航